首页

踩踏吐奶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04:26:14 作者:北京拟打造具身智能工厂示范标杆 浏览量:77544

  中新网济南3月16日电 题:“00后”老将舞动“国风轮滑” 跨界传播中国文化

  记者 赵晓

  “00后”秦雨晴近来正在酝酿设计一个新的登场方式,期冀今年9月在意大利世界轮滑锦标赛上,一展“中国风”。

  3月开学后不久,记者在齐鲁师范学院见到秦雨晴,她刚刚结束在四川成都的集训,回到校园开启“三点一线”生活。身材纤细,面容清秀,这位19岁的大学生看似稚嫩,却是活跃在赛场上的“老将”。

秦雨晴在学校穿戴轮滑鞋,准备练习。赵晓 摄

  作为中国自由式轮滑国家队现役队队员,秦雨晴与轮滑相伴14载,自11岁进入国家队以来,多次在国际公开赛、亚洲轮滑锦标赛、全国自由式轮滑锦标赛等国内外赛事中夺冠。

2023年8月,秦雨晴身着一袭“敦煌飞仙”彩衣亮相全国自由式轮滑锦标赛。受访者供图

  与其他运动员不同,她的轮滑生涯与国风紧密相连。

  2023年8月,秦雨晴身着一袭“敦煌飞仙”彩衣亮相全国自由式轮滑锦标赛,以手势、步法等再现古老敦煌壁画上的“飞天”舞姿,其间斩获成年女子组花式绕桩冠军。

秦雨晴在赛场上以手势、步法等再现古老敦煌壁画上的“飞天”舞姿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光看服装已经赢了”“像是从壁画中走出的仙子”“敦煌壁画瞬间活了”……相关视频在B站平台广泛传播,受到网友关注,单条最高播放量超174万。

秦雨晴站在全国自由式轮滑锦标赛领奖台上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把敦煌元素融入轮滑的创意,来自于我日常接触国学、学习舞蹈的积累。”秦雨晴说,受家庭氛围熏陶,她从小喜欢国标舞、古典舞、中国民乐等,尤其对国风国潮情有独钟。

  在参赛过程中,秦雨晴不断尝试把轮滑和国风结合。扮花木兰形象,穿“青花瓷”服饰,配《咏春》音乐,学京剧动作……国风元素逐渐成为秦雨晴出现在轮滑赛场上的醒目标志。

秦雨晴在轮滑比赛中扮花木兰形象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我希望每一次参赛,尤其是在国际赛场上,通过我的服饰造型、肢体动作等,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我是中国选手。”秦雨晴告诉记者,她曾在韩国、荷兰、西班牙等国家举办的轮滑赛上,展示独具韵味的“中式美学”。很多外国运动员赛后主动找她了解中国文化,还邀约一起拍摄照片或视频。

  自由式轮滑比赛评分分为技术分和艺术分,尽管艺术方面的出色表现是秦雨晴的加分项,但也对她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每一次创新编排方式,她都要重新打磨技术,适应新服饰、新舞蹈动作。

秦雨晴在学校练习打磨轮滑技术。赵晓 摄

  “有时越练越兴奋,常常忘记了时间,摔跤、受伤在所难免,在哪里跌倒就在哪爬起来,这些都是我在轮滑生涯中留下的宝贵脚印。”秦雨晴称。

秦雨晴在学校练习打磨轮滑技术。赵晓 摄

  作为秦雨晴在校指导老师,齐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轮滑队主教练卞守新说,在他眼中,秦雨晴自信、乐观、勤奋并且很有自己的想法。随着越来越多像她一样的“Z世代”年轻人成为中国轮滑队主力,轮滑运动的竞赛形式和风格变得更加多元,其中轮滑与国风的融合,彰显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。

秦雨晴在校园里与同学们一同训练。齐鲁师范学院供图

  记者观察发现,不仅是轮滑项目,近几年在各类体育项目比赛现场,“中国风”元素频现,惊艳海内外观众。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,中国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佩戴“华夏战神孙大圣”头盔,中国滑雪选手谷爱凌身穿“金龙战袍”,甚至有外国选手把锦鲤、长城、大熊猫等图案印在头盔上,引网友直呼:“太懂中国!”

  所谓“文体不分家”,从北京冬奥会到成都大运会、杭州亚运会,中国特色文化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中被广泛运用。竞技精神与国风文化碰撞交融,正为中国文化破圈“出海”打开一扇新窗口。

  “未来我希望自己不仅是一名轮滑运动员,更能借轮滑与国风的融合,成为中国文化传播使者。即使有一天滑不动,也要继续为培养下一代轮滑运动员发光发热。”秦雨晴如是说。(完)

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十四冬)“十四冬”开幕式上的执旗手白晶莹:片刻荣光,一生难忘

两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区、各学会、各单位围绕第八个“全国科技工作者日”确定的主题,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,线上线下协同发力,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浓厚节日氛围。

航展现场 俄罗斯女飞行员激动万分 用中文说:我爱中国

游学营以航空航天主题为核心,向智能制造、青年创业等领域延伸,百名香港学子走进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、天威增材,参观会同古村、北山大院,打卡情侣路、日月贝,深度领略珠海风情、感受改革发展成果。

董军会见越南国防部长

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的苏伟恩表示,非常高兴来到北京大学再次与好朋友们会面。“上个时代是‘美国梦’,我相信这个时代是‘中国梦’”,他希望毕业后可以来北京发展。

经济复苏加技术蝶变双周期拐点,分众能再创巅峰吗?

今天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已深深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中。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,从“天地之大,黎元为先”“民为贵”中汲取文化启示;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,体现“治国之道,富民为始”“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”的政治理想;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,彰显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的精神追求;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蕴含“道法自然”“天人合一”的古老智慧;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,与“天下大同”“协和万邦”的天下观一脉相承。在古今交融中,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赓续了古老文明,让我们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现代化难题时,既能运用人类今天的智慧和力量,也能运用中华民族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。博大精深、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肥沃土壤,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。实践告诉我们,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“两个结合”是必由之路。

中方:愿就韩国提名新任驻华大使同韩方保持沟通

昨日8时至今日6时,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,内蒙古东部、黑龙江、吉林东部、辽宁东部、青海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雪,局地中雪;内蒙古中东部、河北北部、辽宁西部、北京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6~9级阵风,局地10~11级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